Skip to content

读《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前言

亨利·戴维·梭罗: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的处理事务。

最近读完了一本买了很久的书,书名是《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英文名是 「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这本书是一位印度裔美国教授写的,大量内容是来自于印度百姓生活中观察与实践而来的,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形成了行为经济学。

看完了这本书,才知道很多经济问题背后有心理学的逻辑,心理上的稀缺感导致形成管窥之见,管窥之见可能获得专注红利,也可能导致缺乏远见,只专注紧急的事情,而忽略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面对生活习惯、成长环境等等形成的稀缺心理困境,应对或改善的方法,就是将重要的事情引入我们的管窥之见当中通过专注红利去完成它,或者通过减少做选择、做抉择来减少心智宽带损耗。

世间之事,很多是因为稀缺造成的宽带不足,导致生活陷入恶性循环。

开卷有益,这本书或多或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下内容大多基于书籍内容摘录,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

什么是稀缺?

社会学家说的马太效应,经济学家就叫稀缺现象。

资源稀缺、贫穷和忙碌并不是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因此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进而导致进一步恶化。

被急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占去有限的注意力「带宽」,而忽视了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从而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

一直以来都认为时间管理和金钱管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稀缺对人类大脑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

孤独者会去关注自身的稀缺状况,关注为数不多的亲人朋友,会对他人表情中流露出来的情绪非常敏感;孤独者非常善于记住与他人互动等社交内容细节。

稀缺不仅仅是实质上的约束,也是一种心态。在稀缺所引发的后果中,有一项尤为重要,稀缺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专注会让人们集中注意力,获得「专注红利(focus dividend)」,但也会导致「管窥(tunneling)」,从而让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稀缺会迫使人做出选择,让所有抽象的事情都变得具体起来,从而出现「deadline即生产力」的现象。所有的会议一开始都是没有重点的,讨论也是离题万里,但临近会议结束时,大家都会开始集中注意力,达成会议结果。因为,当截止日期临近时,稀缺俘获了大脑。

但专注一件事,也就意味着会忽略其他事件,即「隧道视野」。

但我们的视野进入「管窥之见」时,就会改变我们的「决策」方式。它会放大我们专注事情的重要性,缩小其他事情的紧迫性,从而出现了「目标抑制」。同时,进入「管窥」之后,人们会想要同时做几件事情,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实现「管窥」视野之内获得最大收益,但这也意味着可能同时出现了其他问题,只不过发生在视野之外。比如,忙于工作,忘记陪伴孩子。

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其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这造成了带宽负担,这就意味着稀缺不仅会降低流体智力,而且会降低自我控制力。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让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勉强度日。于是,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了。

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稀缺的本质是没有「余闲(slack)」。

稀缺会迫使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trade-off thinking)」,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俘获了我们的大脑,成为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

人们常常会通过坚持最初的计划来避免选择的负担,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不去做选择;余闲给了我们无需做选择的自由。

有余闲的情况下,决策即便出现了失误,也不会让有余闲的人遭受实实在在的伤害,还有周转的空间和失败的空间;但对于没有余闲的人来说,就是没有退路可走。

余闲不仅仅意味着低效,更是一种奢侈的心理享受;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我们在小物件上连几毛几分钱都会计较,而在大物件上却挥金如土。节俭之人并不需要进行真正的权衡,他们与所有生活在资源充裕条件的人一样,很难体会到1元钱的真正意义,因为节俭之人只是对金钱怀有一种保证富余的责任感心态。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它要求同样的钱的用途进行权衡。

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全神贯注时,就会忘记规划未来,从而减弱向前看或全局看的能力。

当出现资源稀缺时,通常会通过「借用(borrowing)」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但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当面临稀缺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我们会过高的估计「当前」的利益,而这是以「未来」的利益为代价,这就是坚持储蓄、去健身房、按时报税难以坚持的原因。

稀缺致使我们借用,并且让我们在稀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赶工期的员工往往会在匆忙间完成工作,因为在「管窥」视野中,匆忙完成工作是需要做的事情,而偷工减料应付了事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法,至于将来要付出什么代价只有到时候再考虑了。

将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搁置,这种倾向不仅有关于时间,也有关于金钱,我们总是忽视这些事情,比如体检。

明天我们可能依然贫穷,但那是明天的问题,可以留待明天解决,但当下的稀缺,令我们不得不带着「短视」的眼光去做事。

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稀缺心态是环境造就的结果,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加以改变,从而减轻稀缺陷阱的影响程度。

对于穷人来说,他们不仅缺钱,更缺「带宽」,他们没有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情,大脑里已经装满了稀缺。而带宽负担会进一步导致流体智力下降。

穷人最不能持之以恒地服药。

父母会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提高嗓门对孩子嚷嚷吗?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父母会表现出爱意和支持吗?父母在制定规矩的时候,是从一而终,还是会随意地、武断地变更要求?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家长们是否作出积极的回应?父母与孩子们频繁地互动,还是把孩子往电视机前一放就不管了?家长们是否会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一个普遍现象:穷人做家长时更加不称职。他们对孩子更严厉,更无法从一而终,而且情感上也会更加疏离,因此也就显得没那么富有爱心。另外,穷人更容易将自身的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前一天还在因为一件事情而训斥孩子,第二天又会因为相反的另一件事而责备他们。

良好的教养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你需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去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你需要带着他们去看医生,为他们规划各种活动;你需要和老师谈话,贯彻学校的建议;你还需要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或者请其他人帮忙辅导功课,自己在一旁监督。不管对谁来说,这些事情做起来都不轻松,无论资源多少都一样。

带宽负担过重会让人更容易忘事,这些被忘记的事是原本计划要记住的事情,比如原计划的任务事项。

任何形式的技能习得,无论是去学习社交技巧还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都需要带宽。如果穷人缺少带宽,那么就会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实用技能。他们缺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带宽。

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节省带宽的教育方法才是好方法。带宽负担不可避免地会让人们犯下小过失、小错误,而对失误的包容,则能确保这些小过失、小错误不会让人们的努力付之东流。

若想让限制手段影响人们的行为,就必须令其进入人们的「管窥」视野之内,比如定期发送提醒,唤起对其的关注,或者改变限制的结构。

任何落在「管窥」视野之外的激励机制,都不太可能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对激励机制进行精心的设计。

在没有带宽限制的世界中,所有知识都值得学习,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节约带宽,以获得高额回报。

认知负担一旦减轻,你的执行控制力和自我控制力就会有所改善,养育子女的方法和态度也都会得到提升。

收入的不稳定性是人们被迫「杂耍」于多项事务之中的主要原因;对于穷人来说,工作时长不稳定的问题可能比失业更可怕。

稀缺陷阱和杂耍状态通常都是因为在资源相对充裕时管理不善所造成的。

扶贫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出在扶助内容上,而是出在扶助方法上。

时间表安排的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因为没有留下「余闲」;只有存在「余闲」时,人们才不至于全神贯注在迫切的截止日期上,也能够去关注那些重要但不是那么迫切的事务。

许多系统的正常运转,都以「余闲」的存在为前提得。

如果你的时间表安排满满的,那么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导致拖延,然后一个接一个拖延,不得不进入「杂耍」状态。

报告显示,项目一开始的落后,会导致团队在遇到问题时选择走捷径。每天都要加班加点,那么错误肯定会存在。最初的落后会导致更多的「低效」现象,而更严重的是,关键性的事情会被忽略,因为这些往往在当时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迫切。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需要对「余闲」进行管理,确保「余闲」的存在,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比如首席风险官的存在。

缩短工时时长能带来更多产出;然而,大部分公司依然只会对「工作时长」进行管理,而不会对「带宽」进行管理;只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得以应对工作上不断增加的压力和需求。

为了避免重复性劳损,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员工要进行强制性的休息;为了缓解计算机视觉综合征,专业人士建议人们每工作20分钟就转头看向别处20秒钟,让眼睛得以休息。

真正重要的是,将「有效的带宽」最大化,而不是将「工作时长」最大化。

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窥」视野之中,同时也要节约利用带宽,留有「余闲」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

储蓄是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这类事情往往总是被穷人遗忘在「管窥」视野之外。

「冲动」相对于「提醒」,往往更容易将人们带入「管窥」视野之中,想一想每一次对于美食的「冲动」是否都无法抗拒,而对于减肥的「提醒」也总是充耳不闻。

对于事务繁忙的人,工作台上放一张家庭照片,就可以让他少忽略对家庭的陪伴,因为「提醒」也总是会有效的。

当「忽略问题」存在时,那么改变行为的结果比直接与其对抗更有效,比如设置的默认操作总是我们需要的,银行的每月自动储蓄就是好过于每月提醒客户储蓄,因为人们总是忽略提醒,总是懒得做抉择。那么利用人们的惰性,懒惰的默认结果正好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只要有可能,就要将「警醒型」行为转换为「一次性」行动。

每周最好有那么一段固定的时间,可以停下所有的工作,不发邮件,不做饭,不写字,甚至不开车;在这一天,就静静地享受安宁,用来恢复活力。这样做的好处,因为没有抉择,就不会有困境;也没有权衡,没有计划,没有提问。

每天早上留出一段固定时间进行写作,坚持很久之后,你会发现「保护这段时间」是一种「保护高宽带」的时间:高宽带即高效率。

在充满稀缺的环境下,漫长的截止日期就是酝酿麻烦的问题所在;应该将漫长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成「渐进式」的阶段性截止日期。

简单的禁止,少量的权衡;规划和管理好我们的「带宽」,应对「稀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