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潜,字渊明,江西九江人,自称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

东晋末期到刘宋初期的人物,一般归为东晋诗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有才名,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祖上当过东晋的大司马,相当于宰相级别,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穷困潦倒了。

嗜酒如命,在《五柳先生传》里面自己写到「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但因为家里穷,常常想喝酒也喝不上,了解他的亲朋旧友就都用酒来招待他。

有一年正好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家里种了很多菊花,本来喝酒赏菊是高雅之举,但家里却没有酒。在「采菊东篱下」之余,陶渊明就在菊花丛中一直坐着发呆,不舍回家;直到正好江州刺史王弘带着酒来拜访他,于是直接就坐在菊花丛中喝起来,喝个酩酊大醉后才回家。

陶渊明性格上属于话少好静,没有什么功利仕途之心。曾经当过几天州祭酒,没几天就辞职了,后来又推辞了主簿的职位,干脆回到家里面种田度日,从那时起身体就越来越不好。

后来的江州刺史檀道济久闻大名,专门来请他出山做官,陶渊明家里那时候已经到了吃不饱饭的地步,但还是以「志不在此」为由拒绝了。檀道济没法子,最后只好送了他一些肉,得以补补身体。

最后一次出仕是出任彭泽令,当了没几个月,正好赶上郡里的「督邮」来县里视察,随从小吏要求陶渊明「束带」穿的比较正式一些才可以拜见,以示尊敬。

在《三国演义》里面,也是「督邮」瞧不起刘备,然后把张飞气得暴打督邮一顿,刘备直接辞官了。

在东晋、南朝那个时期是非常讲究出身门第的,所以哪怕再穷困,陶渊明骨子里保持着一份骄傲;面对「督邮」的小人得志,陶渊明觉得「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乡里小人」,于是辞官归乡,顺便写了一篇《归去来辞》表明自己的志向。

陶渊明在上任彭泽令之初,不想被家人拖累,就派送了一个壮劳力给他儿子,带去一封信:「你自己每天的花费要自己解决,现在我派送给你一个劳力,应该可以给你帮点忙出点力;但人家也是爹生父母养的,记得要善待人家!」,大体是要求儿子自食其力、安苦守节。

以陶渊明的性格,应该是知道自己可能做不长久,干脆一开始就让儿子自食其力,免得以后自己辞官的时候因为家人缘故做不到「不吝人情去留」。

当初作为彭泽令时,分配有一份公家的田地,按照规定是要求种「秫稻」,但妻子翟氏坚持要种「粳米」,于是陶渊明就拿出五十亩地种了「粳米」,其余二顷五十亩种了「秫稻」。

「秫稻」一般口感好,是酿酒的好材料,但不顶饥,而「粳米」口感稍差,却更耐饥。陶渊明估计想全部种上「秫稻」以便酿酒喝,而翟氏出于持家着想一再坚持要种「粳米」。

陶渊明和妻子翟氏感情很好,两人志趣相投,虽然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能「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当陶渊明年过五十的时候,在给儿子的信中,对于自己「性刚才拙」,导致妻儿没有过上好日子,整天饥寒交迫,感到自责内疚,顺便训诫后代即使家庭清苦也要兄弟和睦。

作为父亲,陶渊明是有担当的;作为丈夫,陶渊明是情真意切的;作为诗人,陶渊明是不朽的!